河南省应急救援协会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报纸刊物 >> 正文

河南商报-他们救援别人 谁来“救援”他们

时间:2014-07-25  来源:河南商报
 


救援总队2007年一线队员合影


救援总队在林州仙台山研究救援技术

  8年救援2000多人次,还去汶川、玉树、雅安救过人 河南户外救援总队已经成为河南名片。然而,受限于民间公益组织注册之困,他们很难得到社会捐助,目前几乎弹尽粮绝。

  统筹:河南商报记者 邢军 采写:河南商报记者 程时培 邢军

  一次被困经历,诞生了河南首支户外救援队。一群爱好公益的驴友,用他们的知识和力量,默默承担着公益救援的社会责任。现在,他们已发展了19支队伍、300多名一线队员,已救援2000多人次,汶川、玉树、雅安,每一次地震现场,都有他们的身影。但是,在令人敬重的成绩背后,和众多民间公益组织一样,他们的前行之路,也充满了坎坷。

  一次险情 催生了一支救援队

  6月8日下午3时50分,河南户外救援总队的电话突然响起。打电话的是郑州市民平先生,他们十几人开车到嵩山八龙潭游玩,下山时,一个朋友不慎摔伤脚部,无法行走,希望救援队能派人前来救援。

  总队长岁月无声立即指派新密救援队的几名队员前去施救,当晚8时30分,受伤的孔先生被成功救出。

  像这样的救援,成立8年来,河南户外救援总队已接到了200多起。而救援队的成立,是因为一次意外的险情。

  2005年4月,为了攀登海拔5588米的四川雪宝顶,岁月无声、笑青天、军刀三人,在嵩山进行技能和体能训练。在蹚一条新路线时,他们被困在了海拔1050米的楼尖(地名),前面是绝壁,后面是悬崖,三人进退维谷,只能通过断断续续的手机信号,向朋友求助。在被困26个小时后,他们等来了救援的绳索。

  这件事深深触动了三人:“我们的户外经验算丰富的了,仍然被困,那其他新驴友一旦遇到这种情况,谁能来救?”

  回来后,他们开始商量,成立救援队。2006年3月,一个灾难事件加速了救援队的诞生,驴友“生姜”在嵩山穿越中遇难。消息传开后,悲伤、担忧的情绪在驴友中蔓延,大家都在讨论,是不是应该建立一个专业的救援队。当年4月2日,河南户外救援队成立。不过,当时的救援力量,也只有郑州才具有。

  声名显赫 19支队伍可在全省救援

  开始的路并不好走。成立初期,从驴友那得到求救信息,队员火速赶到现场,却常被警方和景区管理人员拦在门外。

  破冰来自当年10月末的一次成功救援。2006年10月29日晚,救援队接到信息:一群郑州驴友被困嵩山,请求救援。队员们连夜进山搜救,次日凌晨2时20分,发现23名被困驴友。

  此次救援被媒体广泛报道,救援队声名大振,队伍的专业技能得到认可。随着成功救援次数的增多,在河南,这支公益救援队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2012年,河南户外救援队更名为河南户外救援总队时,已拥有19支分队、300多名一线专业救援队员,成员遍布全省各地市。无论在全省乃至临近省份任何地方遇险,都可拨打电话400-000-5110或0371-86665110求助,救援队实施义务救援。

  遍地开花的救援队在户外圈及民间声名显赫,如今在民间,遇到险情,人们往往一边报警,一边拨打救援队的电话,甚至有时110也会将山地求救电话转接到救援总队。

  除了山地救援外,城市救援、道路救援、自然灾害救援等也慢慢发展起来,随着“无线电通讯”、“越野e族”的加入,救援队如虎添翼。

  在开展本省的救援活动之余,救援队也走出河南,参加各种大型救援,汶川、玉树、雅安,每一次地震现场,都有他们的身影。

  汶川地震中 他们救了1000多人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地震,队员们立即通过各种关系,联系有关部门,希望参与救援,最终,他们获得了民政部,以及河南、四川两地政府的批准。5月13日23时,第一批8名队员自驾进入灾区。他们前后去了81人,在山上开辟了6条逃生通道,救助了1000多人。这支队伍被北川指挥中心当作宝贝。

  为了得到北川唐家山堰塞湖最准确的数据,确定是否疏散群众,5月16日~18日,救援队员兵分两路,一路带着6名特种兵,在一片废墟和滑坡上开辟临时通道,护送两名专家爬上堰塞湖,观察是否有溃坝的危险;另一路带着44名官兵,从其他路线上山。

  最终,他们跨过断裂的山体,行进到了一处安全的山坡,建立了观测点。救援结束后,河南户外救援队作为一支独特的队伍,受到了绵阳市政府的表彰,当地政府还给他们写了一封感谢信。至今,还有一名女队员留在那里,援建了十几个图书馆。

  玉树地震时,河南户外救援总队21名汉子的表现,让同他们一起赶到玉树参与救援的著名影星李连杰离开灾区时,连声称赞。

  随着救援队在各种大型救援中崭露头角,2009年5月,作为国内最早成立的5支救援队伍之一,河南户外救援总队加入李连杰壹基金户外救援联盟,使它在更大范围的救援行动中,成为一支中坚力量。

  长期承担公益成本 几乎弹尽粮绝

  创队8年,河南户外救援总队累计已救援2000多人次,河南全省的户外救援中,九成是被他们救援下来的。但在这令人敬重的成绩背后,和众多民间公益组织一样,他们的前行之路,却充满了坎坷。长期的资金与精力投入,让创始人越来越感觉吃不消,弹尽粮绝几成现实。

  “前段时间我到外面去了,都不想回来,不是不想回来,是不敢回来。”总队长岁月无声说。

  长期投入资金培训队员,购买救援设备,维持办公,他已经卖了房子和车子,如今开着借朋友的车,还得天天算计油钱。已步入中年的他,最基本的医疗保险、社会保障也没有买。

  壹基金2010年下半年开始报销救援队员的路费、油费等基本费用,但购买设备、开展培训的费用却没有着落。但培训又是最重要的,“队员们如果没有救援技能,不懂专业救援知识,莫说救别人了,自己的安全都保证不了。”

  走公益之路 还盼政府支持

  “做公益也是需要成本的,靠我自己已经没有了路。”如何走好这条路?岁月无声还没有想好,但注册挂靠可能是一个正确的方向。而民间身份的尴尬,让它在注册之路上,一直行走艰难。

  “没有注册,没有公共账户,即便再透明,也不敢收取社会企业的捐助。”岁月无声说,民间公益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给予他们更多的扶持。所有的救援行动费用全部自己出,捐助物资自己筹集,对于这些普通的户外爱好者,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岁月无声说,目前,省应急办有意向让其挂靠,但最终能否成功,还是一个未知数。

  他说,“十八大”精神明确提出政府可向民间购买服务,而他们如果能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相信这支民间公益救援团队的明天会焕然一新。

 

上一篇:河南商报-户外救援8年 他把百万家财耗干
下一篇:河南商报-中学女老师 户外女汉子
 
推荐资讯

“防溺水”知识讲座进校园活动
“防溺水”知识讲
讲知识、授技能,与众不同的“儿童节”
讲知识、授技能,与
“河南救援”为黄科大40年庆典保驾护航
“河南救援”为黄
勤学苦练绳索技术 危急时刻天降“绳”兵
勤学苦练绳索技术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
  1. 河南省应急救援协会第二届一次会员代
  2. 河南7·20洪涝灾害救灾行动
  3. 河南省应急管理厅领导班子亮相
  4. “河南救援”赴冀抗洪救灾纪实
  5. 云台山货车坠崖 司机不幸遇难
  6. 河南省首届社会应急力量水域救援技能
  7. 九寨沟地震 灾情概述
  8. 郑州市应急管理局莅临协会调研
  9. 各省级应急厅(局)的主要负责人
  10. 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救灾行动
无标题文档

CopyRight © 2015-2024 haera.cn All Right Reserved 豫ICP备17009066号-2

版权所有:河南省应急救援协会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